搭上阅读的快车
蔡体霓人文读书随笔
一气初盈 万花齐发
——谈《闲情偶寄》

近来翻读清代李渔著的《闲情偶寄》,觉得处处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、对美的捕捉,以及对人生的体验与理解。李渔的身份亦可一提,年过不惑移家杭州,开始文人、书商兼剧团老板的生涯。在南京开办芥子园书铺,并组建由家人为主要演员的家庭剧团前往各地演出。其间还从事小说、戏曲创作。这本书,浙江古籍出版社将它列入“古典名著聚珍文库”,直令观者心醉。

对于戏场锣鼓,作者自有他的一套看法。他认为就是“忌杂”,这锣鼓声,乃筋节所关,当敲不敲,不当敲而敲,与宜重而轻,宜轻反重者,均是令戏文减价。还有说及场上之人将说白,见锣鼓未歇,宜少停以待之,不要怪锣鼓太响,各守其职就好了。李渔的戏曲理论,讲究的就是“专为登场”,觉得戏曲表演的艺术实践最为要紧。书中前部分多为词曲、演习与声容,爱戏曲的阅之亦兴味盎然。

说到居室,这窗栏的图案,就是眼熟。文中的名称叫做纵横格、欹斜格,谓纵横格“头头有笋,眼眼有辙者,雅莫雅于此,坚亦莫坚于此矣”。这“笋”字,为同音“榫”字。这种窗栏,原在老家有之,拆迁时,我卸下收藏。总的来说,这类窗栏,如书上所言:“宜简不宜繁,宜自然不宜雕斫”。

谈及茶具,这文字很有趣味的。兹录于此:“凡制茗壶,其嘴务直,购者亦然,一曲便可忧,再曲则称弃物矣。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,酒无渣滓,一斟即出,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;茶则有体之物也,星星之叶,入水即成大片,斟泻之时,纤毫入嘴,则塞而不流。啜茗快事,斟之不出,大觉闷人。直则保无是患矣,即有时闭塞,亦可疏通,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。”这让我常想起一位老人说的话:天下佳妙事又多在寻常中,若懂得这一点,则读书作文当可以无大过矣。

《饮馔部》中,寻常蔬食,而娓娓道来,言之有味,令人口舌生津。本文所记“面”之琐屑,说制面有二种,一曰“五香面”,一曰“八珍面”。五香膳己,八珍饷客,略分丰俭于其间。“五香”就是酱、腊、椒末与芝麻屑,用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,先以椒末、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,后以酱醋及鲜汁之物和为一处,即充拌面之水,勿再用水。那么“八珍”呢,即鸡、鱼、虾之物之内晒使极干,与鲜笋、香蕈、芝麻、花椒四物,共成极细之末,和入面中,与鲜汁共为八种。这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亦可试之。

李渔谈到种植,有知识有看法似与读者一道议论,让人轻松快读。在“众卉第四”里有一草花谓“老少年”。“此草一名‘雁来红’,一名‘秋色’,一名‘老少年’,皆欠妥切。雁来红者,尚有蓼花一种,经秋弄色者又不一而足,皆属泛称;惟‘老少年’三字相宜,而又病其俗。予尝易其名曰‘还童草’,似觉差胜。”他觉得这种草,不特于一岁之中经秋更媚,即一日之中亦到晚更媚,总之后胜于前,是其性也;有一联更合其情形:“叶从秋后变,色向晚来红。”在《种植部·草本第二》论花草而以莱花殿后,称道其“盈仟溢亩,令人一望无际”之美,“一气初盈,万花齐发,青畴白壤,悉变黄金,不诚洋洋乎大观也哉。”我很喜欢这句话的。

蔡体霓-刊于2021年4月19日《今日镇海》

Copyright © CAITINI All Rights Reserved.
EMAIL : caitini@126.com
沪ICP备20014186号

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24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