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里,说的是农历五月,上些年纪的人都是这样叫惯了。
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,照从前的一些说法,农历五月一日为端一,二日为端二,以次类推,五日为端五,与农历九月初九的“重阳”节之称相同,这个“午”真实就是五。还有一说,端午节晴,预兆年丰,谚云“端午于晴,农人喜欢。”更令人喜欢的是端午节的粽子。虽说现在平时长年有粽子可买,但端午节的粽子,意义不凡。五月五日,将箬叶裹糯米者,以象征阴阳包裹不分散。粽子的形状多,品种亦繁,我觉得,白米粽、碱水粽,千年流传,其香在不变的原味。
还有雄黄酒,以洒墙壁门窗,可避毒虫,亦是清洁卫生一个方法。端午期间,菜场里有卖菖蒲。《本草纲目》里称菖蒲为水剑。人们买来悬于户,以辟邪,成端午节不可缺少之一景。过去,苏杭一带在五日这一天,将五色彩线缠系小儿臂中,叫做“长寿线”,有两诗句也好听:“从来造物最多情,五采同心延百寿”。讲到划龙船,不说远的,鄞州区云龙碶有著名龙船队,过去在端午那天,他们划龙船沿塘河向东而来,东面的那个村庄早已备好鞭炮,刚见龙首,即大放鞭炮,龙船队员闻之,更加有劲,奋力划桨,岸上人击节叫好。近日,这支龙船队来上海,参加苏州河全国龙船大赛,取得了佳绩。
五月里,要迎来高考了,水果铺里杨梅受到青睐,说水果中杨梅蛮灵格,比作“扬眉吐气”,讨个彩头。这时,有个叫“芒种”的节气来了,它是阴历第五个月正是“午月”,与“端午节”偏差最多不出半月。芒种也是庆贺第一个收成的节日,此时,桑葚、樱桃已然成熟,有种丽春花,也跟着盛开了,叫它“虞美人草”的,说句诗意的话,“丽春满园”。
过了芒种,夏至就近在眼前,今年是农历五月十六日。唐代韦应物的《夏至避暑北池》里,一开头写道“昼晷已云极,霄漏自此长”。提到了古代两种计时工具,一个是日晷,另一个是霄漏,日晷用于白天测日影,一常用于夜晚计时的壶漏便称为“霄漏”。夏至又称“夏长至”、“日影短至”,夏至一过,夜就会逐渐增长,“霄漏自此长”说的就是这个现象。在夏至那时节,有一种花叶类小蓟,开的花虽无红花之美,叶嫩可入汤而食,老的叶子可榨油,说它一举两得,称之“红蓝堪摘”。那花信,真乃节气里的使者。
五月里,黄昏时分较为凉快。许多年前,下班了,乘上厂车,在弯入宁镇东路的角子上,有虹桥村的农田,看见熟人在水稻田里忙碌,“芒种、芒种,真是忙种田了”。朝宁波方向一路行去,望江南的青山,连绵不断。五月里,在甬江岸边望招宝山,秀美、庄重、大气,它连接着许许多多宁波人的故乡和远方,曾经有一时期,每日下午三点前后,往返于宁波与普陀山之间的双体客轮“天童”号,从镇海口开进来,缓缓地经过我工作的地方。又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后,骑自行车去镇海鼓楼近旁的“席殊”书店淘书,一本是《铁道建筑漫游》,另一本是刘绍铭写的《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》。
蔡体霓作于2024年6月2日